高考最后几天:比起刷题了解这些事宜更重要!考生请速查

高考最后几天:比起刷题了解这些事宜更重要!考生请速查

比起刷题距离2025年高考仅剩最后25天!

考生除了冲刺复习,还要留心那些容易被忽视的高考规则

本文整理各地高考政策,帮你避开雷区,建议收藏自查!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一、最后25天必做:

1. 选择文具

四川新高考明确规定:文具必须装入透明文具袋,且袋内不得有任何文字或图案标识(如品牌logo)否则视为违规

此外,直尺、三角板等作图工具必须无刻度标注

建议提前准备:无文字透明文具袋 无刻度作图工具,避免因文具违规

2. 体检报告二次复核

重点查看:色觉、视力、听力 三项,若对结果有异议,务必在5月25日前申请复检(多数省份截止日期)避免志愿填报

注意:色弱考生慎报人工智能、生物工程等专业,部分院校录取后复查仍会退档

3. 准备考试适合服装

无金属衣物、运动鞋、女同学的贴身衣服选择纯棉不含钢圈;避免考试当天反复安检影响心

4. 制定突发情况预案

记录本省考试院应急电话,将准考证、身份证拍照上传云存储,倘若不慎丢失可快速打印

女同学提前计算生理期,备好止痛药(需医院证明)

江苏、浙江允许携带透明包装药品入场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二、考场提分冷技巧:

1. 答题卡“生存指南”

选择题填涂 务必涂满涂黑,否则机器识别不到,可能被判“未作答”

避免在答题卡上留下划痕、墨斑、折痕 否则扫描仪会放大污渍

2. 考试时间分配

考前5分钟快速浏览全卷,严禁动笔;可用指甲在难题题号做标记,合理分配时间

数学、理科大题写“解”字后直接列相关公式,即便不会计算也能得1-2分步骤分

3. 阅卷老师视角的抢分点

语文、文科主观题分点作答时,用“①②③”符号比“123”辨识度高,更易取得阅卷老师好感

一定注意:

超出答题框的答案会被机器直接裁剪,但很少有人知道:用铅笔画的辅助线若未擦干净,可能被误判为“标记答案”尤其是数学作图题需格外小心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三、考后预警:

1. 严禁考后发布试题细节

考试结束在社交平台讨论答案,即便考完所有科目,仍可能被追溯为作弊

2. 注意志愿填报

新高考省份(如山西、河南)首次实行“两次填报 两次确认”没点确认视为放弃志愿

3. 录取通知书陷阱

收到通知书后,立即登录 教育部“阳光高考”平台 核对录取信息,防止“野鸡大学”伪造通知书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结语:

本文仅整理了各地共有的特殊考规;各地政策细节差异大,考生务必以本省考试院通知为准,避免因信息滞后错失机会

转发给身边的高考生,助力他们顺利上岸!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创作不易,希望您点赞关注支持一下[来看我][来看我]

发表回复